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杨绛在《我们的钱瑗》里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们全家去饭店吃饭时,正巧邻桌一对父母在争吵,女儿很感慨的说道:我一直觉得父母恩爱的小孩很幸福,因为父母恩爱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体会什么是好的感情。
从而拥有了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然后就知道怎么往正确的方向跑。我觉得我也是一个很幸福的孩子,我很感激我的爸爸妈妈。
因为你们相亲相爱,给了我一个美满的家。杨绛与钱钟书的婚姻,被世人视为典范,在父母恩爱环境下长大的钱瑗,虽然她一生经历了很多不幸,但是两段婚姻都非常的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身边那些能坦然说出“我爸妈很相爱”这句话的人,他们的生活态度几乎都是积极向上的。大家都说:父母相爱,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关系决定了他们成长的环境,而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则会伴着他们一生。父母恩爱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
![](https://pics6.baidu.com/feed/14ce36d3d539b60074dee5c46db79f2cc75cb79b.jpeg)
不恩爱的父母,是孩子不幸福的根源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静止脸实验,实验过程中,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然后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从欢喜到情绪崩溃,其实总是由于母亲表情的变化。这也正说明,孩子在一开始并不会明白什么才是爱。
但是他却有一种感受情绪的本能,他能从父母的表情、相处、言语甚至对于他们的态度中感受到快乐和痛苦。并且这些感受到的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
![](https://pics1.baidu.com/feed/7a899e510fb30f24f7d0ddc64c727b45af4b039e.jpeg)
《奇葩说》里,张泉灵也曾提到:香港曾发布过一份有关离婚的数据调查,其中采样了7000个家庭。最终结果表明:与每天处在家庭矛盾纷争中的孩子相比,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但没有出现会造成对孩子学习、生活习惯产生必然的消极影响外,反而比生活在父母争吵中的孩子更幸福。
幼儿研究专家威拉德·哈塔普说:成年期的适应能力在童年时最好的体现不是智商,也不是学习能力,而是他在那个时候就能恰当地与他人相处。
那些在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下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是敏感体,他们不会和人相处,也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他们,不会爱也很难感受到关爱。父母不恩爱带来的争吵纠纷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大的成长阴影,也将会成为他们一辈子的痛处。
![](https://pics4.baidu.com/feed/a8773912b31bb0514efca21bb09d70b24bede013.jpeg)
父母恩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道格拉斯·T·肯里克在研究中发现,父母的关系会决定孩子的生存策略。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往往在生存策略上属于“慢策略”型。
他们被积极因素包围,对待事情能够延迟满足、情绪稳定、充满希望,并且因为爱给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孩子会把每一步都走得很积极。有人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被父母秀一脸恩爱。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成长中最甜的东西大概就是父母撒的狗粮。
杜江之前在一档综艺中,分享道每次和霍思燕告别或者见面,都会很自然地先深情拥抱对方,就算回家,第一时间拥抱的是霍思燕不是儿子嗯哼。
![](https://pics1.baidu.com/feed/d009b3de9c82d1581306f0c903edb3debd3e4234.jpeg)
有人说,羡慕霍思燕有个好老公,还培养了一个高情商的儿子。其实,这正是因为夫妻之间的恩爱收获到的生活。霍思燕不惧表达对老公和儿子的爱,会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公亲吻,也会一字一句告诉儿子自己有多爱他。
当被问到“在嗯哼眼中妈妈对他说的最多的话”,母子俩毫不犹豫的回答都是“我爱你”。
真正好的教育,并不会是羞于表达的,也并非要在孩子面前把夫妻之间的爱意掩藏起来。恰当好处的教育,往往是要向孩子自然表达出父母间的恩爱的。
因为在给孩子传达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的同时,也在教会孩子什么是爱。在父母相爱氛围中教育出的孩子,既有爱人的能力又有被爱的勇气,他们对待爱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的。
![](https://pics0.baidu.com/feed/7af40ad162d9f2d38bd20a792c0b20156127cc57.jpeg)
恩爱的父母不是没有矛盾,而是会“克制冲突”
父母之间的争吵是孩子爱与安全缺失的重要因素。但是夫妻两个人相处久了,产生矛盾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好的婚姻里,不是从来没有争吵的,而是在不理智中懂得去“克制冲突”。
父母在避免不了争吵的情况下,在争吵行动上能做到及时停战,并且也要告诉小孩:爸爸妈妈争吵不是他的错。
爸爸妈妈是因为这件事情上产生了矛盾,爸爸妈妈很快就会解决问题,和好如初的;而且在争吵过程中切忌将对对方的情绪表达的气话传达给孩子,要理智的就事论事,更不要使矛盾恶化进行肢体冲突。
如果婚姻实在不幸,已经毫无补救时,父母也要学会在孩子面前“克制冲突”。与其生拉硬拖的为了孩子维持着,不如真诚的告知孩子出现的矛盾,进行深层的沟通。
孩子可能一时半会难以接受,但是我们需要时间和耐心,让他们感受到哪怕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你的意见还是很重要的,而不是一味的用争吵和哭丧脸去给孩子传达消极的情绪。
![](https://pics0.baidu.com/feed/ac6eddc451da81cb7a58de45d6817a100b2431ed.jpeg)
父母如何恰到好处在恩爱中给孩子情感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穷养富养其实都不如爱养。父母恩爱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并且在这种积极的环境下长大孩子往往都会更加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去生活。父母在利用夫妻之间的恩爱对孩子进行恰到好处的情感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用孩子理解的方式“秀”恩爱
父母在每天通过言语和行为表达爱意时,切记言语不能太过露骨、行为得体以及注意时间和地点。像敏感词汇、不雅动作以及成人玩笑,就不能出现在孩子面前。
因为小孩子的判断能力和思想还不够成熟,他们会去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当孩子在平常交流中,无意识的运用了这些词汇,会遭到很多人的非议,其次当孩子在他还不成熟的年纪,听到一些露骨的话语时,会使他变得更加早熟。
![](https://pics1.baidu.com/feed/a6efce1b9d16fdfa8f28b2ff3068265295ee7b4c.jpeg)
在恩爱的家庭氛围中培养孩子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什么?就像《小王子》中狐狸所说的:“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是父母培养孩子认真而美好地赋予时间意义,它就是与众不同的时刻。
而父母要在表达爱和温暖中,也需要培养孩子的仪式感。比如父母和孩子间睡前互道晚安,出门前的会及时送别,并提醒安全;
回家时的会主动亲吻,表达想念;
每个月定期的家庭会议,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这些细节上的仪式感,不仅会让孩子更加的感受到爱,还可以增强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
父母升温感情的过程,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比如父母结婚纪念日可以大方的告诉孩子内心的喜悦以及这一天对于爸爸妈妈的重要性;
等到妈妈的生日时,爸爸可以带孩子去妈妈亲手制作生日蛋糕,体会生日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不在于大的节日上的相互赠予的贵重礼物,而在于每一个用心的小细节上。
![](https://pics6.baidu.com/feed/f703738da9773912f7c526d57cfe2c1e347ae295.jpeg)
恩爱的父母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
之前和杜江参加《爸爸去哪儿》,四岁的嗯哼的语言天赋和高情商回答就显示除了自我的个性。那时候,不少观众觉得嗯哼有点小孩子气,总是爱哭、有自己的小脾气。
确实,在很多人眼里嗯哼的确是一个不听话的小孩。他会体现出小孩子的小心思,也不会因为爸爸妈妈想让他去就不会拒绝。但是细想,这样的小孩不正是天性所体现吗?懂得自己真正思考并且说“不”的孩子真的不好吗?
其实霍思燕夫妇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他们清楚的意识到: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性格,父母应该给足孩子自我探索的空间以及对自己行为上的独立思考和选择,并且对孩子选择上表述尊重。培养孩子会说“不”的能力,其实也是一种保护孩子天性的做法。
家是一个不讲理,但是讲爱的地方。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大保障。夫妻双方是多么有幸在茫茫人海中遇见,又是多大的缘分产生了孩子这颗爱情结晶。
日常生活中,多一点关于爱的表达,遇到矛盾时,多一点理智和善意。每个人都为了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而努力去磨合,因为好的父母关系不仅仅有益于婚姻的维持,而且还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